首先我要向读者道歉,因为今天这篇博更多的是面向一部分小众。

我看到这两天大学生在人才招聘会上把电梯都给挤成开花馒头了。以后找时间我会专门写一些文字给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朋友们。

今天我要写的更多的是针对“一小撮人”,他们就是目前正在纽约、伦敦、香港的国际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律师行工作的、有志于回到北京参与中国新一代投资银行建设的专业人士。

先让我给你们几个回来的理由:

n 机会不一样:不用我废话了,谢谢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CNN、CNBC、CCTV、MTV(按照北京坊间的标准发音得念“捱姆梯威”)…我只想强调一点,在投资银行业那么发达的美国,像Greenhill、Perella Weinberg 这样的小型投行都有机会,更不用说一眼望去只有一家中金公司的中国投行市场了。你如果相信有一天中国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你就同样应该相信:正如美国不可能只有高盛或者摩根一家,中国也不会只有中金。中国机会就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机会;中国人还是在中国更容易有机会。

n 空间不一样:虽然你现在所在的国际大行会有更大的平台和支撑体系,但是在那个平台上你可能每天起早贪黑做的可能都是非常琐碎的事。年轻一点的可能夜里三点还在用pizza行贿复印员以便能够在天亮以前完成最后的打印装订还能回家洗个澡再回来,资深一点的可能考虑的也就是怎样才能和那个倒霉的客户约场球输他两杆球最终在生意上把他拿下。而在国内,你可能有机会站在产业发展的高度和我们一起规划和建设中国新一代投资银行的未来。在国外,可能一切都好,但就是好得两点一线让你一眼能看到十年以后;在中国,可能一切都糙,但就是糙得风云变幻让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上演什么样的奇迹。

n 生活不一样:当然,各地有各地的精彩,适合他的生活不一定适合你,但是今天北京、上海的都市生活对我们相当一批人(包括一些已经被“腐蚀”了的老外)来说的确魅力无穷。如果在参与创立一个崭新产业的同时,你还能在周末晚上工作之余看到小剧场话剧和郭德刚相声,然后再到人声鼎沸的钱柜或者红男绿女的Coco唱最新的中文歌,最后在深夜两点还能吃到簋街的麻小和鹿港的红豆冰,你会像我一样去美国出差开完会顶多花一天时间买买衣服然后赶紧往回飞一天都不多呆。

再说说我最希望在从海外回来的同事身上看到的品质。

n 别抱怨。北京的交通就是堵得和鬼似的,空气里有的时候就是一股烧柴火味儿,就是有人随地吐痰,机场里就是有人在一号航站楼拿着手机大声说话恨不得让二号航站楼都能听见,就是卖房子的没有不忽悠的,就是到处都有很多小白骨精和小狐狸精随时准备勾引你,就是连看车的都很势利。做好准备,来了就接受这一切,要不就好好享受纽约的百老汇音乐剧和意大利餐。

n 别自恋。千万别觉得自己出了趟国读了场书又在大公司混过几年就觉得自己如何如何。国内牛人太多,卧虎藏龙,周围最让我尊敬的很多人都是从来没有在国外生活过的。当然,有些人是牛大了,也有人是“大”了才牛,我就看见过喝大了的逢人就说“我是全北京的大哥,我一不高兴,全北京都不高兴!”这不是芝华士催的满嘴有病嘛!

n 别不敢想。在中国这个市场,一切都是可能的,边界是天。甭管什么样的交易,只要你能想到,也许就真能做到。当然,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也很痛苦。但在这件事上哪都一样,只有不容易做到的事做到了才更有成就感。我们一起来努力,也许真的有机会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承认这几乎是为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作的一个小广告。当然,同时我也希望这是为中国正在蓬勃兴起的新型投资银行做的一个大广告。

留一个我们负责人力资源的同事的信箱:[email protected]

我们求贤若渴。

当然,我也知道,今天“街上”年景不错,年底年初大家应该有奖金大把。各位想等到明年二月份奖金入账再考虑回来的事也不迟,我们立足长远。